图片 浅析传统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_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_APP官网下载~

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_APP官网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工学 > 环境工程 > >

浅析传统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

来源::未知 | 作者: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_APP官网下载~ | 本文已影响

环顾我们的星球,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保护自然,合理利用环境成为当前一个头号问题。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念迫在眉睫。环境观似乎是一个新之又新的话题,其实不然,这种环境意识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全一”就是人类不应该把自然看成是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来源,而是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人与自然共生。

中国人自古以来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依赖自然,亲和自然。并且人们在思想领域中始终受儒道思想影响。孔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把人的品格与自然的属性联系在一起。《老子》的“人法、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有序的统一体,从而凝聚为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同样也影响着中国古典建筑室内外空间塑造,本文仅从古建筑的室内外造型、空间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传统环境总识对古典室内外建筑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性。  

造型 “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这是《诗经》中描写周代宫殿建筑的诗句。在古人心目中他们非常自然地把建筑造型与飞禽联系在一起。也许,那时的人讲不上什么大道理,但看到鸟儿与天空、树木亲和关系自然而然就用在了建筑上。试想,那舒展、优美、四宇飞张的建筑平面铺开,用暖暖的木材搭建而成,详和地攀附在土壤上,隐逸在绿树中,这该是多么清新、淡雅的一幅水墨画!而现在的某些建筑,不管环境如何,尺度如何,动不动就打着“民族”的旗号给壤上一个大屋顶,这不能不算是一大败地。

中国的“亭”更是匠心独具,在造型上直接把自己融糅于自然环境中,白居易曾巧妙地道出了“亭”的精妙之处,它“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循形”。的确,亭在结构造型上总与环境相辅相成,它或方或圆,屋顶自三角、六角到八角,扇面、套方、梅花、十字脊、单檐、重檐,钻尖挺拔,形象丰富;体量依地势可大可小,全半俱适;它或依壁而处或立山之颠或临水而建;它四面阙如,八方无碍,纳宇宙于其中。

中国古典的个体建筑造型讲究与自然的谐和,群体建筑也毫不逊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造型上不是突出个体形象,而是力求彼此谐调,互相补充、限制,彼此呼应,形成均衡、和谐的比例关系和韵律。建筑群体在形式上尽量顺应自然,随高就地,曲折不拘一格,从而使群体建筑与周围山、水、石木等密切嵌合,形成处处有建筑,也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体现了道家“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  

空间西方建筑一般追求高耸入云、挺拔高大,以示神秘、威严。而中国的古典建筑在观念、情感、形式中受儒道思想影响,更进一步贯彻人神同在的倾向,建筑总是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在空间尺度上,古建筑不追求过大:“室大则多阴……多阴则蹶”;也不追求过高“台高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人弗为,适中而已矣。”房屋不求高求大,只能在平面中寻求多变和多样。所以中国古建筑是让人沿平面纵深形式,慢慢游历在之中,在时间、空间中寻找乐趣,去体会“乘物以游心”的境界。

中国古代绘画讲究“设白当黑”,京剧艺术追求“实以形见,虚以思进”,这种“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体现在建筑中,就是力求视觉上突破人煌有限空间与自然空间贯通、融合。正如诗人谢灵运所言“无所不复,天地际也”。苏州网师院,有一个极不起眼的院落称之“云窟”,它不太大、朴朴素素、静静寂寂,但是这小小的庭院将一望无际的天空拥入其中,其丰富的空间想象只有亲临其境才可体会的到。小小的院落真有点庄子的“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明月为连壁,星晨为赍送……”的气势。苏州留园的“石林小园”只有百余平方,但通过回廊复折将前后左右大小形状不同的天井院落及围绕其中大小多座石峰、湖石贯通起来,使“咫尺”空间感觉无限。由此可见,不是巧借天空还是巧用回廊,传统的建筑空间总是紧紧扣住了“环境”这一关键主题。

中国古建筑室内室外环境相映生辉,缺一不可。木框架结构的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分可合。室内空间通过隔扇、飞罩、屏风等的变化使空间产生如自然般的灵动与活跃感,同时,室内空间利用门窗与室外沟通,将“天地之大美”悄然引入,使室内小空间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正如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以及《园治》中所言“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熳”。

中国古建筑中的匾额、楹联等诗词书法,浓缩差点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刻的空间意识,是联系“天、地、人”的纽带。如苏州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亭柱上有一副楹联十分有趣,它巧妙地点出四季之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身在其中,人们会自然想象诗中之景,人在楼内,而意象在楼外,天马行空,任意弛骋。而有的建筑,空间尺度不大,要从绝对尺度扩大空间是费力和有限的,而恰当引用书法文字,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传统园林建筑匾文常见“一壶天地亭”的句子,它巧妙点出空间虽小,可贮九苍的气势。  

其持续观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的室内设计是建筑环境的一部分,应该与环境紧紧相扣。建筑大师赖特无疑是我们当代人的先行者。他视《老子》为师,主张“建筑应是自然设计出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创造出流水别墅的神话。贝聿明先生同样也是强调建筑应融合自然,他的作品的多用内庭串连内外空间,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等,自然与空间的结合,使得室内空间变化万端。

我们不仅要亲和自然,还要并保护自然。建筑师西萨·佩里说:“我认为建筑师应更多把自己看作一位园丁,园丁会根据每棵树的土壤能承受的气候环境,并根据受到损伤,我们的建筑、室内设计应本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发展智能型、可持续、低能耗的室内设计。我们应从室内造型、空间、材料等多方面研究如何少依赖那些无法更新的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而多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如风、阳光、水土等。据考证,自然界许多小生命的巢穴属智能型空间如蚂蚁、海狸、蜜蜂等的巢穴抵御风雨、适应环境冷暖变化的能力非常强。因此,我们的设计既不要忽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制方法,也应采用一些其它领域的先进成果,使室内环境与自然更好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影响了中国的古典建筑,同样也对当今的室内外建筑设计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当代设计师,应一手紧紧抓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手紧扣时代,使我国的室内设计领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书目:

《苏州园林》 袁学汉、龚建毅蓍
《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蓍
《中国造园论》 张家骥蓍


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_APP官网下载~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关于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关于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在探讨生态城亓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